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

高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(2)

作者:范文大全来源:实用范文网 时间:2016-07-26 阅读: 字体: 在线投稿

  第一节  探赜索隐,依题求旨——命题作文的审题
  一、抓准题眼,明确重点——直接命题式作文的审题
  知识导学
  全命题式的作文命题,命题就是文章标题。一般有词语式、短语式和句子式,看似题目清楚、简单,审题的难度看似不大,实际上,即使是由简短的几个字构成的作文题.里面也会蕴蓄着丰富的含义,它同样需要我们细致揣摩、认真分析、准确理解,从而为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。
    面对这类作文题的审题,要学会抓准“题眼”。这个题眼是文题中对题意起决定或导向作用的关键词语。审题时要注意到它,抓准题目中的“题眼”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。写作时要紧紧扣住它。如《诗意的生活》与《诗意地生活》,关键就在“诗意”二字,而“的”“地”则表明修饰限制关系不同。“的”表定语限制关系,写作要求偏重于叙写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和感悟,发现和赞美生活中美好的因素;而“地”表状语限制关系,写作要求偏重于叙写用诗意的眼光和生活态度面对(本身并无诗意的)生活.创造美好的生活。
  方法导引
  全命题式的典型格式:题目+要求
    题目就是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,规定了本次作文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。“要求”则是若干说明,规定本次作文的体裁、选材范围、写作方法、篇幅等形式方面的要求。
    针对这类作文题,审题抓“题眼”时要注意:
    1.从标题的语言结构关系着手找出作为“题眼”的关键词语。如果标题是主谓结构,题眼一般是谓语,如“知足常乐”,题眼应在谓语“常乐”上。“常乐”的“乐”之前还有一个修饰语“常”,这也是我们审题时不能忽略的。如果我们只抓住“知足”,大谈“知足”的好处.“不知足”的坏处,而把“常乐”置之度外,就离题了。如果我们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、感受.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,这就切题了。
    如果标题是偏正式结构,题眼一般是修饰语。处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,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;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。如“北京的符号”,“题眼”是“北京”,限制了写作的范围。2006年湖南题“跑的体验”,题眼就在“跑”字上。
    如果标题是动宾结构,题眼一般是动词。如2002年E海题“面对大海”,题眼应是“面对”,重在“面对”大海激起的情感和联想。
    2.标题“记……”“谈……”“小议……”“驳……”中的动词已限定了文体,题眼应该在后面的关键词语上。如2006年湖南题“谈意气”,题眼就在“意气”上。
    3.如果文题只是一个词或短语,标题本身就是题眼,就要准确、全面理解该词或短语的含义,不仅要理解标题的字面义,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其内在深层义。分析标题词语的内涵、外延。可大题小作。如《追求》,从字面上看,题目很虚很大,不知如何下手,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,运用增加内涵(添加修饰限定成分)的办法(如“一个老教师的追求”,“我的追求”)缩小外延。或修辞扩展法:如《考场》《位置》《灯光》《考验》《桥》《理想》《心愿》等,均可运用比喻、联想、借代、象征等手法,化虚为实,以点带面;或者借此言彼,或者以物喻人……
  佳作导读
诗意地生活
    这是个下着小雨的清晨,我们行走在泥泞的山路上。山不高,有溪水流淌而去,寒风扑面。(记叙文的笔法非常符合作文题目中“地”的要求,表现一种动态,一种生活方式,一组生命活动。)

最新评论列表

(共有 条评论) 我要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