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

怎样使高考材料作文“符合题意”(3)

作者:范文大全来源:实用范文网 时间:2016-07-26 阅读: 字体: 在线投稿

引申型材料。这类材料所涉往往只是自然界的事情。写作时一般不应就事论事,而应将材料引申,进行类比立意——联想可比之事,可比之理。材料在这里不是主要的写作对象,只是用来引发联想的引子,具有类似特点的社会联想才是思考的对象。1981年全国卷作文题“毁树容易种树难”,1986年全国卷作文题“树木•森林•气候”,1990年全国卷作文题“花与刺”,都属于引申型的材料。
鉴赏型材料。如1996年全国卷作文题,要求对两幅漫画欣赏比较,说明自己更喜欢哪一幅。那就要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材料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分析评说,谈自己获得的审美感受。
其实,材料归根结底分为两类:一类对材料本身所述事实阐明看法,叫事例型;一类对材料所影射、比喻的现象展开议论,叫比喻型。前者的材料是事例,是话题,取其本来的意思;后者的材料是媒介,是喻体,取其影射的意思。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就候车亭前关于玻璃瓶的一幕展开议论,就属于事例型,切不可生造个比喻义来;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就玫瑰花和刺展开议论,就属于比喻类题目,也不要错把它当成事例型。漫画材料一般都属于比喻型,它往往用夸张、幽默、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,写作时,应把它还原成现实,而不应就画论画。如1983年的高考题“挖井”就是此类。
(2)全面审视,把握显、隐全部信息。
如1997年上海卷《我看课外阅读》,有三则材料,一是讲青少年阅读面狭窄,二是讲大多数家长为孩子买的书是教学辅导读物,三是讲青少年课余读的大多是漫画武侠等休闲作品,它们是一个整体,在审题立意时应把三则材料统摄起来考虑。如只看到材料三,把论点定为“多看漫画、卡通、言情、武侠等休闲作品对青少年课外阅读无益”,显然是审题时把三则材料割裂开了。
所谓“隐含信息”,是与“明示信息”相对而言。是从材料“字面”上看不出的信息。例如《鸟的评说》,这首寓言在“字面上”并没告诉你“看问题要全面”,但这个道理包含在里面。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,而对隐含信息容易疏漏。隐性信息如果没有把握,写起来就会跑题。
(3)推敲关键词句,找出材料的突破口。
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,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“眼”。如下面材料。
高尔基《花——致M•A•彼什柯夫》:“要是你俩在任何时候,任何地方,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——鲜花、思想、对你的非常好回忆——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。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,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,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。”
这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的片段,其中的关键句是“给永远比拿愉快”。抓住这个句子,便可提炼出观点:“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。”
(4)求同寻异,抓住材料的“关联点”。
材料一多,材料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。怎样抓住多则材料间的“关联点”?
求同法:提供的几项材料在形式、内容上虽不相同,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,相通性。审题时,就是要找出材料间的共同点。如下面一组材料:
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,写成《本草纲目》;埃文利希发明六零六药物,失败了605次;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,才写出了《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》;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《资本论》,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。
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个人的五件事,相对独立,各不相同。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——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,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,长期奋斗,不怕失败。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,也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。
求异法: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,那么在审题时,首先,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,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,提炼观点,立意成文。如下面两则材料:
A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
B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
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对立的。材料A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,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;材料B说明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,也能不受污染,形成并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,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。在找它们的“关联点”时两方都要注意到。如果仔细分析,就会看出,这两则材料虽然是对立的,但又是统一的。即都是说人或事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。
(5)由表及里,挖掘材料和生活中最本质的因素。
要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,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。如就下面这则材料进行分析,写一篇议论文。
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,有这样一段插曲:在射击场馆,为了防止记者打手机干扰选手,场内贴有醒目的“请勿打开手机”的警示。但还时时有手机铃声响起,而且总是中国记者。
从表面上看,这是一个人的修养、公德问题。这样写,当然可以,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会深刻,也难有新意。往深层次看,这些“记者”,应是有知识的“文化人”,应该懂得这些起码的常识,由此看来,“有文化”不等于“有公德修养”,再提出要进行公德修养教育的紧迫性。这样论述,就避免了人云亦云。

最新评论列表

(共有 条评论) 我要发表评论